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基本特征包括焦虑或忧虑不安、肌肉紧张、易怒、难以集中注意力以及睡眠障碍,这些症状已经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1.焦虑或忧虑不安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持续存在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威胁或危险的情境的担忧和恐惧,这些情境可能会导致身体上的不适。这种持续的担忧状态会导致大脑皮质过度兴奋,进而影响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使交感神经系统长期处于亢奋状态。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情绪会伴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工作、学习等,且无法通过简单的行为调节来缓解。
2.肌肉紧张
广泛性焦虑障碍时,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此时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全身紧绷的感觉。
此外,还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进一步加剧肌肉紧张的症状。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常感到全身肌肉紧张,尤其是颈部、肩部和背部肌肉。这种紧张感通常是一种不自主的反应,可能伴随着疼痛或不适感。
3.易怒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大脑皮层功能异常活跃,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而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反应,表现为易怒。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在面对压力或挑战时,更容易感到愤怒或烦躁,尤其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焦虑之后。
4.难以集中注意力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常常因为持续存在的担忧和恐惧而难以放松心情,从而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这种情况可能是由大脑皮层过度活跃引起的,这使得信息处理能力受到影响。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可能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将精力集中在某项任务上,即使这项任务对他们很重要。
5.睡眠障碍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由于长时间处于高度警觉的状态中,大脑皮层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因此入睡困难。此外,失眠还会加重焦虑症状,形成恶性循环。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经常会出现入睡困难、夜间醒来次数增多以及早醒等症状,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针对广泛性焦虑障碍,可以进行心理评估测试,如贝克焦虑量表,以评估个体是否存在焦虑及相关程度。治疗措施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舍曲林、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建议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同时可尝试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来帮助缓解焦虑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