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就医助手

溶血性黄疸是什么

溶血黄疸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超过骨髓造血速率导致其寿命缩短,造成胆红素生成增多,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溶血性黄疸是由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红细胞破坏加速,超过了骨髓造血系统的代偿能力。未被肝细胞摄取的胆红素会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引起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增高,出现黄疸

溶血性黄疸是什么

现象。溶血性黄疸的症状可能包括贫血、乏力、尿色加深、皮肤和眼白变黄等。不同类型的溶血可能导致特定的症状,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伴随脾肿大。

诊断溶血性黄疸通常需要进行全血细胞计数、血生化分析、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以及红细胞脆性试验。这些测试有助于评估贫血程度、胆红素水平以及是否存在与溶血有关的抗体。治疗溶血性黄疸的方法取决于其原因,可能包括光疗、输血、免疫抑制剂或脾脏切除术。对于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可以考虑使用环孢菌素A或利妥昔单抗进行免疫调节。

患者应避免高脂饮食,因为脂肪可促进胆汁分泌,加重肝脏负担。此外,建议定期监测血液学指标,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2024-11-02 12:45举报/反馈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同城专科 网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