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的传播途径以鼠类为主体。
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毒感染后可导致全身小血管广泛受损,严重时会引起肾功能衰竭。当患者出现发热、头痛、眼结膜充血等症状时,机体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对抗感染,此时血液中的白细胞会增多,从而引起发热现象。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头痛、眼结膜充血、尿量减少等,重症病例还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
针对出血热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检测以及特异性抗体检测。
其中特异性抗体检测是确认是否感染的主要手段,因为可以检测到特定的抗原。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颗粒,以及对症支持疗法。对于出血倾向严重的患者,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
预防出血热的关键在于控制鼠类及其排泄物的传播,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定期灭鼠,并注意个人防护,尤其是在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后要及时洗手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