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妄想症发病机制

首页

被害妄想症发病机制

举报/反馈2023-10-15

被害妄想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生物学因素、器质性因素等有关。在发病时,患者常伴有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1、遗传因素:被害妄想症的患者一级亲属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而存在皮质功能障碍、内分泌异常、免疫系统异常等情况的人群,患病风险会更高;

2、心理社会因素:存在生活事件,如长期劳累、情感不畅、长期熬夜,或者长期处于压力环境,如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均会对人格造成一定的影响,容易诱发本病;

3、生物学因素:被害妄想症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有研究显示,伴侣一方患有精神疾病,其子女患精神疾病的概率会比普通人群高出1倍左右。同时,伴侣关系不良、性格内向、长期抽烟喝酒等,也容易增加发病风险;

4、器质性因素:患者可能存在颅内病变、代谢及内分泌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脑肿瘤、阿尔海默症等,或者身体其他部位存在病变,如肺炎、肝炎等,也容易诱发精神疾病,从而导致被害妄想症。

存在被害妄想症时,建议及时就诊于精神卫生科或心理科,在医生的帮助下完善血常规、CT检查、脑电图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如果确诊为被害妄想症,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氯丙嗪片、奋乃静片、盐酸氟西汀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TAG:妄想|妄想症|脑肿瘤|肺炎
相关文章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