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是怎么遗传的

首页

败血症是怎么遗传的

举报/反馈2023-08-01

败血症不是遗传性疾病,所以也没有遗传方面的后遗症。败血症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液循环后,在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在血液中释放毒素,造成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上常将败血症分为革兰阴性菌败血症、革兰阳性菌败血症、真菌性败血症、病毒性败血症等。

1、革兰阴性菌败血症:因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内有革兰阴性菌的包膜,不易被破坏,而在血液中生长繁殖,可在血液中释放毒素,造成组织器官损害,出现高热、贫血、肝脾肿大等,一般不遗传;

2、革兰阳性菌败血症:此类细菌的细胞壁通常不发达,并且细胞内繁殖比较缓慢,因此不遗传;

3、真菌性败血症:如白色念珠菌等感染导致的败血症,此类真菌在血液中繁殖比较迅速,可在短时间内出现病情加重,甚至发生感染性休克,遗传物质不在细胞内存在,不遗传;

4、病毒性败血症:如乙型肝炎病毒等感染导致的病毒性败血症,此类病毒可在血液中繁殖,但不会在细胞内繁殖,一般不遗传。

败血症患者建议到医院完善检查,如血常规、病原学检查、血培养、C反应蛋白等,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出现休克时建议积极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相关文章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