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肾损害

首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肾损害

举报/反馈2023-08-09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从而产生多个器官的损害,累及肾脏时,可能会引起肾血管病变、肾小球病变、肾小管病变、高血压肾病等肾损害。

1、肾血管病变: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可以累及肾动脉和肾小球毛细血管,从而导致肾血管病变,出现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血液中的脂质成分、血小板等成分在血管内凝结,堵塞血管,可能会引起局灶性的肾梗死,影响肾脏功能;

2、肾小球病变: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可累及肾小球,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血液中的蛋白成分在血管内凝结,可能会引起肾小球硬化,导致肾功能减退,出现蛋白尿、血尿等表现;

3、肾小管病变: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可累及肾小管,导致肾小管功能下降,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管腔狭窄或闭塞,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从而导致肾小管病变,影响肾脏的浓缩功能;

4、高血压肾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可导致高血压,血压长期升高可能会引起肾脏小动脉、肾小球动脉硬化,导致肾脏缺血,肾脏缺血可能会引起肾素分泌增加,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从而导致高血压肾病。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患者,建议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低盐饮食,避免劳累,注意休息,禁烟、禁酒,减少对病情的刺激。

相关文章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