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导致产后出血

首页

病毒性肝炎导致产后出血

举报/反馈2023-09-25

病毒性肝炎导致产后出血,是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常见的原因包括肝炎病毒复制、产妇应激性出血、肝脏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剥离等。建议及时在医生帮助下进行止血治疗,同时要针对病毒性肝炎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

1、肝炎病毒复制:病毒性肝炎导致产后出血,可能是产妇体内的肝炎病毒复制导致,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拉米夫定片、恩替卡韦片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阻止病毒复制,以免病情加重或者反复发作;

2、产妇应激性出血:如果产妇出现胎盘前置或者大出血等异常情况,使用硫酸镁注射液等药物进行保胎治疗时,可能会引起产妇应激性出血,表现为产后出血。这种情况下要立即停止保胎治疗,必要时可以遵医嘱进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

3、肝脏凝血功能障碍:病毒性肝炎的产妇患有严重肝脏疾病时,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引起产后出血。此时需要积极遵医嘱进行止血治疗,如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等药物,同时要针对原发病进行保肝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

4、胎盘剥离:如果产妇体内的胎盘大部分或者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则可引起产后出血,多为胎盘早剥引起。此时出血量比较多,需要立即进行剖腹产终止妊娠,同时输血、输液,以维持血液循环系统稳定。

建议病毒性肝炎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及时前往医院产科就诊,完善B超检查、血常规检查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TAG:肝炎|注射液|拉米夫定|硫酸镁
相关文章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