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科室详情

首页
首页 简介 专家 科室 指南 评价
影像中心

医生13位、主任医师3位

主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科室互联网影响力
366332总访问量
3主任医师
0患者评价
0昨日访问量
8科普文章
13科室医师
影像中心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于2003年6月1日将传统放射学,CT,MR,腹部B超等专业集中成立了儿科影像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为目前国内省市级儿童医院中规模最大、数字化,网络化程度最高的影像中心。其数字化设备先进,配置齐全,人才济济,每年为北京各地约30万患儿提供了一流的影像学检查。并一直保持国内一流的影像学诊断水平。现有各岗位工作人员89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含正高5名)。
    科室特色
1、是全国儿童医院影像中心中历史最悠久,成立最早的科室。原放射科成立于1956年.
2、在全国儿童医院中设备最先进,配置最齐全的影像中心。现有3.0TMR一台、宝石CT一台、第一台的数字化双板心管造影机。
3、在全国儿童医院中人才梯队最雄厚,职称最高,高级职称10人,学历最高,博士后1人,博士5人,硕士10人。数量最多,89名工作人员,其中医生和技术员78名。
4、每年诊治病人最多,每年接诊约30余万患儿
5、科研教学水平最高。近年发表论文 50余篇,SCI10余篇,近五年参加北美放射年会进行大会发言14次,欧洲放射年会8次,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题目多次,美国Boffalo.Huston每年来学生在我科进修,坚持了20多年。接待过来自美国,瑞士,香港等地儿科专家的学术访问。
1999年出版了《实用儿科放射诊断学》第1版由徐赛英教授主编,150万字,2000个病例,获首都医科大学优秀教学奖,是集儿科、临床、影像、教学为一体。2011年第2版《实用儿科放射诊断学》由孙国强教授主编,210万字,3000个病例,由刘玉清院士、胡亚美院士、张金哲作序。
6、2004年主办亚大地区儿科放射年会,我院是大会执行主席。2011年首届全球儿科影像及关爱大会,由儿童医院影像中心,中华医学会放射分会儿科学组、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共同举办。
7、市级的北京儿童放射会诊中心由高级职称医师承担会诊工作。每年承担来自全国各地X线片,CT片会诊3000余例。多次参加北京市儿科疑难病例的会诊讨论。
发展史
    我科成立于1956年,经历9任科主任,分别是:胡琦妮、李芬、张国桢、徐赛英、易惠生、关立夫、孙国强、曾津津、彭芸。现任主任彭芸, 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向着年轻转化,专业化发展。
    2001年科内数字化的设备更新,2003年6.1成立影像中心,2003年PACS系统建设上线。现在影像中心全部数字化,2011年PACS系统更新,与临床HIS系统链接与临床共享影像资源。影像中心由普通放射、CT、MR、DSA、数字泌尿、胃肠造影和B超七部分构成,是全国省市级儿童医院规模最大,设备先进,诊断水平一流的影像中心,其内专业分工明确,各专业项目均在国内儿科影像界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呼吸、泌尿和血液肿瘤的影像检查、诊断达国际先进水平。在数字化影像学科的建设中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与国际接轨,更取得了省部级基金支持的《儿科疑难病例的区域PACS远程会诊系统的建立与初步应用》科研项目。在彭芸主任领导下,影像中心汇集了在国内儿科影像学界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徐赛英、孙国强、曾津津、贾立群等一批儿科影像学专家,并且有一支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具有创新性、实干型的人才梯队,在儿科影像技术和诊断、科研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其中有高级职称7人,副教授2人,硕士生导师1人,中级职称20人。近5年,总服务量保持在25万人次/年以上,2010年更突破了30万人次/年,其中疑难病例占30%以上。
    本专业在认真实施在研科研项目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临床及社会需求,积极争取国家及省部级科研经费支持,同时以医学影像中心为平台,广泛开展各学科内、交叉学科及国际的学术交流活动。近年,本专业持续加强科研平台建设,鼓励、引导青年医师、技师积极投身科研工作,科研队伍逐年扩大。并且根据国内外影像医学领域发展的整体趋势,优化整合影像研究手段,突出本专业科研特色,着力于服务全院的开放式科研平台的建设。专业组成员自2007年始连续多次参加国际重大会议(如RSNA、ECR)并作大会发言14次。专业组中,青年医师也多次参加国内会议并作大会发言。于2004年主办国际性亚大儿科放射年会,2011年9月与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共同主办全球儿童关护大会,均取得圆满成功。多次承担中华医学会举办的全国儿科主任研修班及儿科高级放射医师研修班专题讲座,并取得好评。
    2011年作为共建科室获磁共振成像设备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近年主要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包括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首都医学发展基金、北京市首都特色项目、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等。
近5年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50余篇, SCI收录期刊1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9篇。仅2010年就发表文章22篇。参编专著8部,2009年贾立群主编《实用儿科腹部超声诊断学》。孙国强教授为主编、曾津津、彭芸、程华为副主编的2011年出版专著----《实用儿科放射诊断学》(第2版)。2010年参与《国家处方集》(儿童卷)诊断用药章节和《中国国家结核病防治》影像学章节的负责编写人。
    便民措施
影像中心PACS系统的建立,一键式服务可以多次重复调阅图像并及时的完成影像报告。造影统一预约,安排患儿,使绝大多数患儿及时做到检查。周六、日节假日所有检查项目全部开放。呼叫系统的应用,优化了就诊流程。
最新诊疗技术
    CT
1.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畸形。
2.多排螺线CT骨骼畸形,先天性脊柱侧弯,脊髓纵裂的诊断。
3.小儿胸廓畸形及肺部疾患.
4.小儿肿瘤
5.小儿泌尿系畸形。
    MR
1.新生儿的N系统(脑白质髓鞘化的观察,新生儿低血糖脑病,低氧缺血脑病等)
2.小儿的脑肿瘤、感染、遗传代谢性脑病。
3.脊髓的病变。
4.脑部的发育畸形。
    腹部B超
1.儿童急腹症诊断与鉴别。
2.小儿消化到B超诊断和鉴别。
展开全部
收起
影像中心专家全部医生
其它科室
健康资讯
同类科室推荐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