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所致的粒系祖细胞异常增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增殖引起的,主要是由于9号染色体长臂缺失或Ph染色体形成,导致酪氨酸激酶过度活化,影响细胞分化与增殖调控。这些因素导致粒细胞持续过度增殖并失去正常调控,进而发
展为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症状包括乏力、脾脏肿大、体重下降、发热等。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生,抑制正常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生成,同时也会浸润到其他组织器官,引起相应症状。
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可以进行全血细胞计数、骨髓穿刺涂片分析、JAK2基因突变检测以及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等检查项目。全血细胞计数可显示白细胞总数增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骨髓穿刺涂片分析可见大量的原始和幼稚粒细胞;JAK2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进一步确认诊断;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可帮助评估白血病细胞的特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通常采用伊马替尼、达沙替尼等靶向药物治疗。对于特定患者,当疾病进展至加速期或急变期时,可能需要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指导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