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急性发作期是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病情稳定期后出现病毒复制活跃、肝脏功能异常的情况。
慢性乙肝急性发作期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慢性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产生反应,导致病毒复制活跃,引起肝脏炎症活动加剧。这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和修复过程加速,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还可能伴随发热、黄疸等症状。这些症状与肝脏受损引起的胆红素代谢障碍有关。
为诊断慢性乙肝急性发作期,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肝功能测试、HBV-DNA检测以及超声波检查。肝功能测试可评估肝脏是否受损,HBV-DNA检测可确定体内是否存在活跃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超声波检查则能观察肝脏结构的变化。针对慢性乙肝急性发作期,抗病毒治疗是主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需考虑患者的肝功能状态和病毒耐药情况。
患者应避免饮酒,保护肝脏健康,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急性发作期的症状,有助于减少长期肝脏损害的风险。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