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MRI)是一种常规影像检查方式,主要用于实质器官及心脏、血管疾病的诊断,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可分为常规扫描和磁共振增强检查。常规扫描可用于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腔、骨骼等部位,而特殊扫描可用于器官及组织内部及深部组织器官的检查,还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
1、头部:脑部常规扫描可用于检查脑部是否有出血、梗塞、肿瘤、脑萎缩、脑积水及脑白质病变等,而对于脑血管病变可做出定性诊断;
2、颈部:可用于检查颈部是否有肿瘤、淋巴瘤、血管畸形及脑动静脉瘘等,还可辅助检查颈部血管进行栓塞治疗,而椎动脉型颈椎病可通过血管成像明确诊断;
3、胸部:可用于检查胸部是否有肿瘤、炎症、结核及先天性畸形等,还可辅助检查肺部、纵隔及心脏是否有病变,有时还可扫描胸壁及腹腔等部位;
4、腹部:可用于检查肝脏、脾脏、胰腺、胆囊、十二指肠、肾脏及肾上腺等器官,明确是否有占位性病变及病变位置,而对于脂肪肝、肝炎、胆囊炎、肾结石、肾囊肿及肾癌等疾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5、盆腔:可用于检查女性子宫及附件、盆腔内的小器官是否有病变,如子宫肌瘤、宫颈癌、卵巢癌及输卵管囊肿等;
6、骨骼:可用于检查髋关节、膝关节、肩关节等部位,对于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置换及膝关节损伤等疾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核磁共振检查有较多种类,可用于不同部位及器官的检查,而对于某些疾病来说,单纯使用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很难判断其具体诊断,还需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其他相关检查,进行综合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