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性荨麻疹的症状包括皮肤瘙痒、风团、红斑、肿胀、刺痛,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就医。
1.皮肤瘙痒
寒冷性荨麻疹是由冷刺激导致肥大细胞活化和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引起的。这些介质作用于皮肤神经末梢和血管壁上的受体,引发瘙痒感。瘙痒通常出现在身体暴露于寒冷环境后,如手脚、面部等处。
2.风团
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会导致肥大细胞活化并释放出具有炎症活性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会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从而形成隆起皮面的局限性水肿反应即风团。
风团可能出现在任何部位,但常见于手指、手背、脚趾等经常暴露于寒冷环境的部位。
3.红斑
红斑是由于冷刺激诱导的局部血管扩张和血流加快所致。这种生理反应有助于提高受损组织的温度,促进血液循环,辅助修复受损组织。红斑通常出现在接触冷源后数分钟内,可分布在全身各处,但也可能集中在某些区域。
4.肿胀
肿胀主要是由寒冷诱发的局部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液体和组织液渗出到周围软组织中所引起的。肿胀通常发生在接触到冷水或其他冷物体后的几分钟内,且多见于手指、足趾等末梢部位。
5.刺痛
刺痛可能是由寒冷刺激引起的神经反射性疼痛,也可能与荨麻疹本身伴随的瘙痒抓挠有关。刺痛感通常出现在手指、脚趾等末梢部位,有时也可见于躯干或面部。
针对寒冷性荨麻疹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进行血液学检查以及过敏原测试,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治疗措施包括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重症情况下也可遵医嘱使用激素类药膏进行治疗。患者平时应避免直接接触冷源,尤其是在已知会引起症状的情况下;同时注意保暖,特别是季节变化时,衣物要适当增减,以免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