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症状包括瘙痒、乏力、右上腹不适、黄疸和脂肪泻,这些症状可能提示需要就医。
1.瘙痒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由于胆汁酸代谢障碍导致胆汁在肝脏中积聚,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末梢而引起瘙痒。瘙痒通常始于手掌和脚底,可能扩散到全身,夜间或温热环境中更为严重。
2.乏力
孕期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肝脏负担加重,影响了正常的能量代谢过程,从而出现乏力的症状。乏力感可能出现在任何时间,且程度不一,休息后无法缓解。
3.右上腹不适
当肝脏受到炎症刺激时,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引发右上腹不适的情况发生。不适可能局限于右上腹部,有时可辐射至背部或右侧肩部。
4.黄疸
胆汁淤积会阻碍胆红素进入胆管,使其返回血液并增加血清胆红素浓度。高胆红素水平会使皮肤和眼白变黄,形成黄疸。黄疸通常首先出现在眼睛周围,然后逐渐蔓延到全身。
5.脂肪泻
胆汁主要作用于小肠帮助消化脂肪,若此时存在胆汁淤积的现象,则会影响机体对于脂肪的吸收,继而导致脂肪泻的发生。患者可能会出现油状大便、恶臭以及频繁腹泻等症状。
针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以进行肝功能测试、胆汁酸检测等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需谨慎,一般建议遵循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药物来进行保肝利胆治疗。患者平时应注意均衡饮食,避免摄入过多油腻食物,保持充足睡眠,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