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症状包括出血倾向、月经过多、深部血肿、鼻出血、皮肤黏膜瘀点,患者应尽快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出血倾向
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是由于纤溶酶活性增强导致纤维蛋白降解而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
纤溶酶能够水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使纤维蛋白原从其裂解位点上脱落下来,形成纤维蛋白单体,后者又进一步被纤溶酶所水解,形成可溶性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上述情况会导致血管壁受损,血液外渗,出现出血倾向。
2.月经过多
患者凝血因子缺乏或纤溶亢进时,可能导致子宫内膜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漏出,进而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的现象。当患有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时,可能会因为凝血功能异常而导致月经期间出血量增加。
3.深部血肿
深部血肿通常由微血管破裂导致,可能与凝血功能障碍有关。在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的情况下,纤溶酶会过度激活,导致纤维蛋白分解,从而影响血小板聚集和凝血过程。血肿通常位于皮下组织深层,如肌肉间隙或关节囊内,形成缓慢且持续时间较长。
4.鼻出血
由于纤溶酶原激活物激活剂-1基因缺陷,纤溶酶原激活物-1活性降低,纤溶酶原不能转化为有活性的纤溶酶,导致纤维蛋白溶解减少,凝血功能增强,易发生鼻出血。常见于鼻腔前部,也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出血量多少不一。
5.皮肤黏膜瘀点
皮肤黏膜瘀点的发生与凝血功能障碍有关,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患者的纤溶系统过度活化,导致纤维蛋白原消耗过多,凝血功能受到抑制。瘀点通常出现在受轻微创伤后,但也可能是自发出现的,一般为针头至黄豆大小的红色斑点,按压不会褪色。
针对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的症状,可以进行血常规、D-二聚体水平检测等以评估出血风险。治疗措施包括遵医嘱使用抗纤溶药物,如氨甲环酸、注射用抑肽酶等。患者平时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