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闷热综合症的症状包括皮肤颜色改变、心率增快、呼吸急促、肌张力减低、嗜睡或昏迷,应对时应立即就医并采取紧急措施。
1.皮肤颜色改变
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导致散热障碍和产热过多,进而影响血液循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从而出现皮肤发红的现象。皮肤温度升高时,毛细血管会扩张,血流量增加,此时会出现皮肤潮红的情况。
当体温继续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皮肤表面的血管则会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此时皮肤的颜色就会转为白色。
2.心率增快
高温环境下,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来帮助散热,这会导致心脏加速跳动以满足身体的需求。心率的变化通常反映了身体对于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和调整,高温下,心率可能会加快以提高血液循环效率,保证身体各组织器官的供氧和代谢需求。
3.呼吸急促
呼吸系统受到高温刺激后,会引起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通气阻力增大,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换气功能下降,导致氧气吸入不足,二氧化碳排出受阻,进一步加重了呼吸困难,引发呼吸急促。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如发热、疼痛等,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呼吸加深加快,以增加氧气摄入和促进废物排泄。
4.肌张力减低
婴儿闷热综合征主要是由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引起的,容易导致肌肉紧张度降低,进而表现为肌张力减低。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新生儿或婴幼儿身上,是因为其神经系统未完全发育成熟所致。
5.嗜睡或昏迷
由于大脑皮层的功能受到抑制,脑细胞缺氧,可能导致意识水平下降甚至进入昏迷状态。这种症状可能表明病情已经比较严重,需要紧急处理以改善脑部循环和供氧情况。
针对婴儿闷热综合症,可以进行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以及头颅CT扫描等检查项目。治疗措施包括物理降温,如脱去多余衣物、使用退热贴敷额头等;重症情况下需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医疗干预。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的临床表现,确保其处在凉爽通风环境中,并随时监测体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