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腰肌劳损的病理特征,通常有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肌肉痉挛等。当出现以上症状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积极进行治疗。
1、局部疼痛:慢性腰肌劳损由于长期过度劳累引起,其病理特征为肌肉出现炎性水肿,引起局部疼痛。当长期劳作、过度负重、运动时,可导致疼痛加重,休息时疼痛减轻。疼痛部位常位于腰骶部,肌肉表面有坚韧的结缔组织,用力按压可产生疼痛,另外还可导致活动受限;
2、活动受限:当患者出现慢性腰肌劳损时,由于腰部肌肉出现炎性水肿、痉挛、肌纤维挛缩,可导致腰部肌肉出现活动受限的特征。如腰部屈曲、旋转活动时,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肌肉痉挛:由于慢性劳损,导致肌肉出现缺血缺氧,可使局部肌肉痉挛,引起抽搐,发生小腿肌肉痉挛等情况;
4、其他:当患者长期出现慢性腰肌劳损时,可引起腰部肌肉出现纤维化,甚至会导致腰椎出现骨质增生。当患者过度劳累、负重运动时,有可能使增生的骨质刺激神经,引起下肢放射性神经痛,当神经根受到压迫时,还可能出现下肢麻木、酸胀、肌肉力量减弱等症状。
当患者出现慢性腰肌劳损症状时,可适当进行腰部按摩,建议佩戴腰围对腰部肌肉进行固定,以免腰肌痉挛,导致疼痛加重。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塞来昔布、布洛芬等药物缓解疼痛,也可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等药物松弛肌肉,缓解腰部肌肉僵硬感。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