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脑梗死是指小血管病变导致的小范围缺血性微梗死,通常直径小于2厘米。
腔隙脑梗死是由于深部穿通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原因所致管腔狭窄,当血压降低或血液黏度增高时容易形成血栓而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软化。这些小血管无法为周围组织提供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导致缺血性微梗死。腔隙脑梗死
的症状取决于受累区域,可能包括运动障碍、感觉异常、言语障碍等。其中运动障碍可表现为单侧肢体无力、麻木或刺痛感;感觉异常则可能是对侧偏身浅觉减退或消失;言语障碍如理解困难、复述障碍等。
诊断腔隙脑梗死的主要依据是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MRI能够显示较小的梗死灶,而CT则能快速排除出血等其他可能性。此外,头颅超声波检查也可辅助评估脑内微小梗死灶情况。腔隙脑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抗凝治疗和降纤治疗。抗凝治疗常用药物有肝素钠注射液、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等;降纤治疗常用的有注射用重组链激酶、注射用阿替普酶等。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患者应避免高脂饮食,定期体检并监测血脂水平,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建议积极参加康复训练,保持适度的身体活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