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急性胃肠炎的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腹痛、发热、哭闹不安,这些症状可能表明宝宝的胃肠道受到感染,建议及时就医。
1.腹泻
急性胃肠炎是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反应,这些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和炎症因子刺激肠黏膜,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进而引发腹泻。腹泻通常发生在小肠和大肠,由于炎症或感染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食物无法被充分吸收而快速通过肠道。
2.呕吐
当胃部受到炎症刺激时,会引起恶心和呕吐反射。这是机体为了清除有害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呕吐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但常见于进食后,呕吐物可能包含奶瓣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3.腹痛
胃肠炎会导致胃肠平滑肌痉挛,增加胃肠蠕动,从而引起疼痛感。腹痛通常集中在肚脐周围,因为这是一组结构复杂的区域,包括小肠、结肠和阑尾。
4.发热
发热是身体对抗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由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活化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致。发热可能导致腋下温度超过37.5℃,持续高热还可能出现虚脱、惊厥等症状。
5.哭闹不安
急性胃肠炎可引起腹部不适,导致婴儿感到疼痛或饥饿,此时婴儿会通过哭闹表达不适。哭闹不安通常发生在白天,且伴有阵发性的剧烈哭闹,难以安抚。
针对急性胃肠炎,可以进行血常规、便常规及培养来评估感染情况,必要时需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扫描以排除其他潜在病因。治疗措施包括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常用药物有口服补液盐溶液、蒙脱石散;重症或严重脱水者需静脉输液治疗。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同时保证充足休息,避免食用不易消化或可能加重胃肠负担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