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就医助手

宝宝乳糖不耐受是怎么回事儿?

宝宝乳糖不耐受可能是由乳糖酶缺乏、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继发性乳糖不耐受、肠道感染后乳糖不耐受、肠黏膜损伤后乳糖不耐受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乳糖酶缺乏

乳糖酶是消化乳糖的关键酶,当其缺乏时会导致乳糖无法被分解,进而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补充乳制品中含有的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可以促进乳糖的吸收和利用。

2.先天性乳糖不耐受

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是因为小肠黏膜发育不全或者遗传因素导致的小肠绒毛结构异常,使乳糖酶分泌减少或缺乏,从而出现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可以通过新生儿基因检测的方法来确定是否为先天性乳糖不耐受。

3.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通常由其他疾病或状况引起,如乳糜泻艾滋病细菌性痢疾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小肠黏膜受损,降低其生产乳糖酶的能力。针对特定疾病的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乳糖不耐受的症状,例如使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性痢疾

宝宝乳糖不耐受是怎么回事儿?

4.肠道感染后乳糖不耐受

肠道感染后乳糖不耐受是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反应,导致小肠上皮细胞受损,影响了乳糖的消化和吸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调理。

5.肠黏膜损伤后乳糖不耐受

肠黏膜损伤后乳糖不耐受是指由于手术、外伤等原因导致肠黏膜受到损伤,损伤处的乳糖酶活性下降或丧失,使得摄入的乳糖不能被有效分解和吸收。可通过口服葡萄糖氢呼气试验来诊断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若确诊则需要避免食用含有乳糖的食物。

建议患儿定期进行大便常规、血常规以及粪便乳糖测定等相关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食用高乳糖食物,同时注意调整饮食习惯,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摄入食物,有利于减轻乳糖不耐受症状。

2025-04-17 12:07举报/反馈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同城专科 网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