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穿孔可能导致耳部感染或损伤,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耳内液体流出。
耳道穿孔使得耳内的正常生理环境发生改变,容易滋生细菌或真菌,诱发感染。当感染发生时,炎症因子刺激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使水分和蛋白质等渗出到耳道中,形成液体。此外,穿孔处的皮肤完整性受到破坏,也可能会有血液渗出,进一步加重耳内液体的产生。
如果穿孔较大且伴有感染,可能伴随疼痛、红肿等症状;若为外伤所致穿孔,则可能因软骨膜下积血而出现暂时性的耳鸣现象。
对于耳部穿孔患者,应避免接触水,以减少感染风险,并定期观察穿孔情况,确保其自然愈合。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抗生素药膏预防感染,必要时口服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