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可能会引起脚踝肿胀,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通常是由于骨量丢失和骨微结构破坏而引起的骨骼疾病。骨质疏松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包括脊柱、髋骨、骨盆、肩关节、手腕、膝关节、踝关节等,都可能会引起脚踝肿胀。
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一般多见于老年女性绝经后的女性,因雌激素降低引起钙质流失,导致骨质疏松,从而引起脚踝肿胀,此外,因其他疾病服用过激素类药物的患者,也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引起脚踝肿胀。
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1、脊柱骨质疏松症:脊柱部位发生骨质疏松后,会引起脊柱退变,导致腰椎压缩性骨折,使身体前倾,从而引起脚踝肿胀,疼痛症状相对比较明显;
2、髋骨骨质疏松症:髋关节发生骨质疏松后,会引起髋关节囊、股骨头、耻骨联合发生骨质疏松,导致髋关节活动受限,患者行走时会出现鸭步,而且还会伴有髋部疼痛,导致脚踝肿胀、疼痛;
3、骨盆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的女性,因雌激素降低,导致骨盆部位发生骨质疏松,引起髋部、腿部肌肉出现疼痛,使患者行走困难,从而引起脚踝肿胀、疼痛;
4、肩关节骨质疏松症:主要是肩关节部位发生骨质疏松,导致肩关节部位出现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患者经常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就会引起脚踝肿胀;
5、手腕骨质疏松症:手腕部位发生骨质疏松后,会引起手腕部位出现疼痛,局部肌肉、关节活动受限,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不敢活动,因此患者会出现脚踝肿胀;
6、踝关节骨质疏松症:踝关节发生骨质疏松后,会引起踝关节局部的疼痛,患者长时间走路、运动后,就会引起脚踝肿胀,还会伴有活动受限。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