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我院于1932年开设急诊室,1945年配备救护车。1984年成立急诊科,1987年成为独立的临床学科,1996年成为急诊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2000年率先在全国建立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症监护现代急诊医疗体系,形成高效生命绿色通道。2003年成为我国第一个急诊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2007年成立我国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心肺脑复苏研究所—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2011年正式成立急危重症医学部。是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及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急诊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卫生部急诊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项目培训中心、国际人道救援医学国际理事单位、中山大学急诊医学教研室、岭南急诊医学杂志社所在单位。经过多年建设,在医疗技术、急诊医学教育、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等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被卫生部批准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 急诊医学科现拥有良好的人才梯队,整体实力强,结构合理。有正高职称4名、副高职称7名、中级职称25名,其中高级职称50 %具有博士学位,80 %以上有硕士学位,30 %以上有国外学习经历。有博导1名,硕导7名。本专科共设有观察病床28张,监护床位15张,标准病床35张,抢救床5张,年均急诊病人总数达25万人次。 目前急诊科急救、抢救设备齐全,能开展紧急洗胃、心肺复苏、呼吸支持、除颤电复律、有创无创血流动力学以及多参数监测、各种床旁检测(X线、B超、POCT)、静脉溶栓、紧急气管切开、胸腔闭式引流、各种血管体腔穿刺置管、紧急心脏临时起搏、低温治疗、快速输液等复苏抢救和治疗。急诊区域内设置独立的挂号室、收费部门及急诊药房,影像医学部、检验医学部为急诊开设专门的急诊X线放射、急诊CT、急诊MRI、急诊B超和急诊检验室,24小时为患者提供。心血管医学部、介入科备有专人急诊值班,提供24小时急诊介入诊断、治疗服务。急诊科设立独立的备用诊室,满足精神病或传染病就诊需要;并且专门设立传染病急诊室,配备隔离观察病床及隔离消毒的设施,满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求。 作为急诊诊疗部分的延伸,广东省疑难、急危重症远程医疗会诊中心设于我院急诊科,并有专人24小时值班,能够提供全天候远程心电、呼吸监测与急危重症远程医疗会诊。南北院区均为广州市120的中心急救站,承担辖区内院前急救任务,配备监护型救护车6辆,除院前急救外,常年承担广州市各种大型文体、群众性活动及体育赛事的医疗保障任务。同时,我院急诊科也是广州市传染病重点监测单位监测点。 急诊科科研实力雄厚,近年来,共获国家、省部级科研立项36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教育部广东省产学研重大项目以及广东省科研项目等,获科研经费500多万元。近5年主编专著与教材12部,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SCI收录69篇,其中第一作者论著21篇,共同作者论著19篇,第一作者论摘29篇。 学科带头人黄子通教授是国家二级教授、急诊医学及生物医学工程双学科博士生导师、现任急诊科及急诊医学教研室主任、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医院管理处副处长。同时担任国际人道救援医学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四届及第五届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急诊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会复苏专业组副组长、急诊及ICU质量控制专家组副组长、广东省急诊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权益维护与自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岭南急诊医学杂志主编、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副主编。卫生部同行评议专家、卫生部“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研究专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全国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全国应急专家委员会专家、卫生行业医疗救护员国家职业专家委员会委员。 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80多篇,其中SCI 18篇,主编急诊医学专著6部,主编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获国家专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华夏医学科技奖1项,医疗成果奖6项,教学成果奖1项。1996年牵头建立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03年成为国内第一个急诊医学博士点,成为国内第一位急诊医学博士生导师。先后培养硕士31名、博士21名、博士后出站1名。广东省政府授予“五一”劳动奖章与一等功臣,荣获全国抗非典先进科技工作者及全国抗非典优秀医院管理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