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多小孩肠胃炎可能表现为腹泻、呕吐、腹痛、食欲减退和发热,建议及时就医。
1.腹泻
胃肠炎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这些病原体刺激肠黏膜,导致其分泌更多的液体进入消化道。过多的水分和电解质通过受损的肠壁流失,引起腹泻。主要影响小肠和大肠,会导致排便频繁且粪便稀薄。
2.呕吐
当胃肠道受到炎症刺激时,会增加胃部肌肉的活动频率,使食物更快地从胃中排出,从而引发呕吐。
此外,炎症还可能导致恶心感,进一步加剧呕吐。呕吐通常发生在胃部,但也可能涉及食管和十二指肠。
3.腹痛
胃肠炎会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进而产生疼痛信号传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患者感受到腹部不适或疼痛。腹痛一般集中在肚脐周围,但也可扩散到整个腹部。
4.食欲减退
由于胃肠功能紊乱,食物无法被充分消化吸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能量供应不足,此时身体优先保证生命活动所需,因此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食欲减退表现为长期不想进食或者厌恶某些食物,严重时可导致体重下降。
5.发热
胃肠炎由多种致热源所诱发,这些致热源会干扰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使其失去正常的调控能力,导致产热增多、散热减少,出现发热的情况。发热通常出现在疾病的急性期,可能伴有全身不适、乏力等症状。
针对一岁多小孩的肠胃炎,可以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以及粪便常规化验等检查项目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包括口服补液盐溶液预防脱水,重症情况下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治疗。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难以消化的食物,同时关注孩子休息,确保充足的睡眠以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