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因此临床上无法判断是否存在骨质增生,但大多数骨质增生患者可出现相应的症状,通过临床症状初步判断,并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
1、临床症状:患者发生骨质增生时,局部关节可出现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多表现为患者出现颈椎、腰椎等部位的疼痛,且疼痛大多呈对称性,在局部进行按压时可诱发疼痛,并伴有明显的压痛感。若患者出现颈椎骨质增生,可伴有头晕、手麻等症状,腰椎骨质增生的患者,可伴有间歇性跛行等症状;
2、影像学检查:由于骨质增生可沿着骨骼边缘生长,因此在进行X线等影像学检查时,可在患者身体各个部位显示不同形态的骨刺。若患者出现的是颈椎骨质增生,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可发现颈椎的骨刺呈形状,压迫脊髓或神经根;
3、实验室检查:当患者出现骨质增生时,体内的血钙水平会发生变化,因此进行血钙水平检查,可发现患者血钙水平降低。若患者出现的是腰椎骨质增生,可伴有尿钙水平的降低;
4、病理学检查:通过穿刺、关节液检查等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患者存在软骨损害的情况。若患者为颈椎骨质增生,通过前后缘的穿刺,可发现骨髓水肿的情况。若患者为腰椎骨质增生,可发现关节液增加,关节囊肿胀,关节面有碎屑沉积。
因此,判断骨质增生的方法较多,建议出现相关症状的患者,及时入院就诊,由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明确是否存在骨质增生,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