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是怎么回事?

气滞血瘀是怎么回事?

2023-08-02 09:33 举报/反馈

气滞血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中医病机诊断,是指患者因气机郁滞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出现血瘀的症状。出现此种情况后建议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就诊,明确病因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

1、外邪侵袭: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慎受到外邪侵袭,就可能会导致患者经络不通,出现气滞血瘀的症状。此外,患者可能还会伴有头痛鼻塞、全身乏力等不适症状;

2、饮食因素:若患者长期或大量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可能会影响脾胃运化,导致脾胃气机郁滞,进而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气滞血瘀;

3、情志因素:部分患者长期处于情志不舒、精神紧张的状态下,就可能会导致肝郁气滞,肝郁日久则化而为火,火气上逆则会影响血液运行,从而出现气滞血瘀;

4、疾病因素:部分女性患者因本身存在妇科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导致气血瘀滞,使得血液运行受阻,也会导致患者出现气滞血瘀的情况;

5、其他原因:中医认为气能行血,血能运气,气滞则会导致气机运行不畅,从而导致气滞血瘀。同时部分患者先天不足,导致元气不足,此类患者也容易出现气滞血瘀的情况。

当患者出现气滞血瘀的情况时,建议及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如血府逐瘀丸、柴胡舒肝丸、活血通脉胶囊等。平时也可以适当服用玫瑰花、红花、佛手等中药材,也有助于缓解病情。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同城专科 网上预约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