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指征包括ALT持续异常大于2倍正常值上限超过3个月、HBVDNA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肝组织检查显示有明显的炎症或纤维化、肝功能衰竭或肝硬化等。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和肝脏保护。
1.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通过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来控制病情进展,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适用于有活跃乙肝病毒感染且符合指南推荐适应证的人群。
2.保肝治疗
保肝治疗旨在改善肝脏功能,减少肝脏损伤,常用的保肝药物有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
对于存在明显的肝功能异常或伴有其他肝脏疾病者有益。
3.肝脏保护
肝脏保护策略主要包括饮食调整和生活习惯优化,如避免酒精摄入、保持均衡饮食及规律作息。适合于所有患者以辅助支持肝脏健康,尤其对无特殊治疗需求者有益。
在实施任何抗病毒或保肝治疗前,应评估患者的肝功能状态,并监测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同时,建议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