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燥病是指感受燥邪所致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多表现为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症状。

燥邪致病主要因秋令之时,人体腠理开泄,此时外感燥邪,从肌表侵入,耗伤津液,导致津液亏少,失去濡润的作用。燥邪易伤肺津,故以咳嗽、痰少质稠、咽痒等症较为突出。燥邪犯肺时,可能出现干咳无痰、痰黏难咯、咽喉干痛、声音嘶哑等症状;燥邪伤津时,则会引发口渴咽干、唇燥舌红、皮肤干涩瘙痒等不适。
针对燥病的诊断,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常规、便常规加潜血试验、X线检查等。其中,血常规可评估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是否增高,便常规加潜血试验则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而X线检查可用于观察肺部情况。治疗燥病通常采用滋阴清热的方法,常用方剂有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等。这些方剂可以滋养肺肾之阴,清除内热,从而缓解燥邪引起的症状。
患者应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保持适当的室内湿度,同时注意均衡饮食,适量摄入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蜂蜜等。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