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包括痛经、盆腔疼痛、月经不规律、性交疼痛和排便困难,这些症状可能需要医生的评估和治疗。
1.痛经
深度内膜异位症导致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外,这些异常位置的内膜组织会随着月经周期出现出血和痉挛,从而引发痛经。这种疼痛通常位于下腹部,可能伴随腰背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盆腔疼痛
深度内膜异位症患者由于子宫内膜细胞种植在盆腔内的其他结构上,如卵巢、输卵管等处,会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和组织粘连,导致盆腔疼痛。疼痛可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可能集中在下腹部,有时也可放射至腰部或骶骨区域。
3.月经不规律
深度内膜异位症会影响正常的激素平衡,干扰子宫内膜正常脱落,进而影响月经周期。表现为月经提前或推迟、经期延长或缩短等情况。
4.性交疼痛
当内膜异位病灶侵犯到阴道壁时,会导致性交时出现剧烈疼痛。性交疼痛通常发生在深部触碰时,可能伴有阴道出血或灼热感。
5.排便困难
肠道受累是深度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内膜异位病灶可能会压迫直肠或结肠,导致排便困难。排便困难可能是突然发生的,且常伴有腹痛、腹泻或便秘交替的情况。
针对深度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建议进行妇科超声、CA-125血液检测以及必要时的腹腔镜探查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口服避孕药、孕激素疗法或非甾体抗炎药,以及手术切除异位内膜组织。患者平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均衡饮食,减少红肉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E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以减轻症状并促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