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出血和颅内骨折可采取颅内压增高、脑水肿、抗纤溶治疗、抗高血压治疗、颅内血肿清除术等治疗措施。
1.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时,可以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剂快速排泄体液以降低颅内压力。对于急性颅内高压患者,可作为紧急降颅压手段。但长期使用需监测电解质平衡。
2.脑水肿
脑水肿可通过应用甘露醇、呋塞米等渗透性脱水药来迅速减少脑组织体积。
主要针对急性期脑水肿严重导致的颅内压增高等情况。不宜长时间使用以免引起电解质紊乱。
3.抗纤溶治疗
抗纤溶治疗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来稳定受损血管壁,防止进一步出血。适用于预防颅内出血后继发性脑损害。需要密切观察潜在凝血功能障碍。
4.抗高血压治疗
抗高血压治疗旨在控制血压平稳,减少颅内压力波动,缓解症状。适合慢性颅内高压患者管理。在调整用药过程中应定期复查血压水平。
5.颅内血肿清除术
颅内血肿清除术是开颅手术直接移除血肿,达到减压目的的一种方法。当保守治疗无效且存在占位效应时,可考虑行该手术。术后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颅内出血伴颅内骨折需紧急就医,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加重损伤。在专业医疗人员指导下进行治疗,如遵医嘱服用止血药物如氨甲苯酸、维生素K等,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