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理性疼痛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神经损伤、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或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病人可以表现为多种疼痛,如自发性疼痛、痛性神经病、电击样疼痛、放电样疼痛、麻木样疼痛等。
1、自发性疼痛:病人自身没有痛觉,这种疼痛通常与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或缺失有关;
2、痛性神经病:病人表现为烧灼、针刺样疼痛,一般疼痛比较剧烈,有的病人甚至难以忍受,可出现面部疼痛、牙痛等症状,疼痛持续时间比较长;
3、电击样疼痛:病人可表现为突发的触电样剧烈疼痛,并伴有相应的皮肤改变,疼痛的范围比较广泛;
4、放电样疼痛:病人可表现为突发的电击样剧烈疼痛,疼痛时间可长达几分钟,而后可逐渐减轻;
5、麻木样疼痛:部分病人可出现麻木样疼痛,主要与中枢神经系统感觉传导通路,即脊髓丘脑束,受到损害有关。
此外,病人还可能出现痛觉过敏、痛觉减退等表现,病人的疼痛通常难以忍受,可由噪声、触电等外界刺激导致。病人的疼痛常呈发作性,发作时可伴有明显的触觉异常,比如皮肤发红、发烫、疼痛加重等,并且病人的疼痛常呈周期性发作,每次疼痛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不等。
出现神经病理性疼痛后,建议病人到疼痛科或神经内科就诊,通过针对神经损伤以及中枢、周围神经系统的电生理检查进行确诊,确诊后可以给予针对神经损伤的药物治疗,如甲钴胺、维生素B1等营养神经的药物,以及卡马西平、加巴喷丁等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