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管炎可能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胆管狭窄、胆管结石、胆管癌、胰腺炎等并发症。
1.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是由于长期胆管炎症导致胆汁分泌不畅或完全阻塞,进而引起肝脏纤维化和结构改变。该疾病会导致肝功能逐渐减退,出现腹水、黄疸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肝衰竭。
2.胆管狭窄
胆管狭窄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胆管壁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使胆管腔缩小甚至闭塞。狭窄可能导致胆汁流动受阻,引发胆汁淤积,进一步加重胆管炎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
3.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主要是由胆汁中的胆固醇结晶、钙盐沉积或其他有机物沉着于胆囊内形成的固体块状物。结石可能堵塞胆管,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引起胆管炎。此外,还可能出现剧烈腹痛、呕吐等症状。
4.胆管癌
胆管癌的发生与长期胆管炎有关,炎症刺激胆管上皮细胞异常增生,最终发展为恶性肿瘤。癌症的发展可能导致胆道梗阻,引起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还会伴随体重减轻、乏力等全身症状。
5.胰腺炎
慢性胆管炎患者由于胆汁排泄不畅,容易诱发胰液排出障碍,从而增加患胰腺炎的风险。胰腺炎通常表现为急性腹痛、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重症胰腺炎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慢性胆管炎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酒精和脂肪摄入过多,以减少肝脏负担。若病情持续进展,应及时就医进行手术干预,如经皮穿刺胆管引流术或经内镜逆行性胆管造影取石术,以缓解症状并预防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