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病的症状包括低热、夜间盗汗、乏力、体重减轻、食欲减退,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就医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和相关检查以确诊和治疗。
1.低热
骨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在疾病的活动期,机体免疫系统会处于活跃状态,此时体温调节中枢可能会受到刺激而出现低热的现象。低热通常出现在午后或晚上,可能伴有倦怠感和睡眠障碍。
2.夜间盗汗
夜间盗汗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毒素的作用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盗汗常在深夜发生,醒来时发现衣服被褥潮湿。
这种症状多在睡眠中发生,且以夜间为甚,醒后即止,故名“盗汗”。
3.乏力
骨结核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身体虚弱和疲劳,主要是因为结核菌毒素对身体的影响以及长期患病造成的营养不良。乏力程度因人而异,可能伴随有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等症状。
4.体重减轻
体重减轻是因为能量代谢异常,机体为了对抗结核杆菌的侵袭,会增加蛋白质分解来产生更多的能量,从而导致负氮平衡,进而引起体重下降。体重减轻往往伴随着食欲不振,但即使摄入量减少,体重下降仍较为明显。
5.食欲减退
食欲减退可能是由胃肠道受累或药物副作用引起,如抗结核药异烟肼等可抑制胃肠蠕动,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表现为进食量减少,严重者可能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
针对骨结核病的症状,可以进行X线检查、CT扫描、MRI成像、结核菌素试验等诊断。治疗措施包括遵医嘱使用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进行化学疗法。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补充营养,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