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的临床特征包括瘙痒、乏力、右上腹不适、黄疸和胆红素升高,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瘙痒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由于胆汁酸代谢异常导致皮肤神经受刺激而出现瘙痒的症状。瘙痒通常出现在躯干和四肢,夜间尤为明显。
2.乏力
孕期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肝脏负担加重,影响了正常的能量代谢,从而会引起乏力的现象发生。乏力感可能源于全身各处,但以肌肉为著。
3.右上腹不适
当患者患有此病时,可能会因为胆汁淤积导致肝脏受损,进而引发炎症反应,炎症因子会刺激局部组织,所以会出现右上腹不适的情况。这种不适可能集中在右上腹部,有时可辐射至背部。
4.黄疸
胆汁淤积会导致胆红素排泄不畅,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超过正常范围,形成黄疸。黄疸通常首先表现为眼睛和皮肤发黄,随后可能出现尿液变深。
5.胆红素升高
胆红素是由衰老的红细胞分解而成,在肝脏中经过一系列转化后排出体外。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肝脏无法有效地摄取和结合胆红素,导致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增加。胆红素升高的结果可能是巩膜、皮肤黄染,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深度黄疸。
针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可以进行血清胆汁酸测定、超声检查等。治疗措施需谨慎,一般建议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利胆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平时应注意避免摄入可能诱发瘙痒的食物,如酒精和辛辣食品,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减轻症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