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尿道狭窄的治疗可考虑非手术治疗、球囊扩张术、内窥镜下切开术、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经皮穿刺扩张术等方法。
1.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使用尿道支架来保持尿道开放,减少瘢痕形成。此方法适用于轻度至中度尿道狭窄患者。
2.球囊扩张术
球囊扩张术是将特制的球囊插入狭窄部位后充气加压以扩大狭窄的方法。该技术利用液体压力差使组织扩张。
对于良性、表浅且长度较短的狭窄具有较好的疗效。
3.内窥镜下切开术
内窥镜下切开术通过微创技术,在直视下对狭窄处进行切开,达到解除梗阻的目的。该方法适合于处理位于前尿道的单发或局限性狭窄。
4.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
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是一种常用的微创手术,通过专门的器械在局部麻醉下打开膀胱颈部,通常采用激光或电切等方式完成。主要用于治疗因膀胱颈部纤维化引起的排尿困难。
5.经皮穿刺扩张术
经皮穿刺扩张术是在影像引导下将针头穿过皮肤进入狭窄部位,并逐步扩张狭窄段。主要针对外伤后所致的尿道狭窄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表浅性狭窄。
术后尿道狭窄的治疗需个体化评估,根据狭窄程度及位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除上述提及的治疗方法外,还可遵医嘱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等缓解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