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疼痛可以进行盆腔超声检查、骶髂关节X线检查、尿液分析、阴道分泌物培养和骨密度测定等检查。如果疼痛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
1.尿液分析
尿液分析可以评估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健康状况,有助于诊断是否存在感染引起的骨盆痛。取样前建议排空膀胱,收集新鲜尿液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2.阴道分泌物培养
阴道分泌物培养用于鉴定阴道内细菌种类及耐药性,帮助诊治由细菌感染导致的骨盆痛。
通常需采集阴道分泌物样本,在无菌条件下送往实验室进行培养。
3.盆腔超声检查
盆腔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盆腔内部结构,对于发现子宫附件异常、卵巢囊肿等问题有重要作用。受检者需要仰卧于检查床上,医生会在下腹部涂抹耦合剂后使用探头轻柔扫过整个盆腔区域。
4.骶髂关节X线检查
骶髂关节X线检查可显示骶髂关节间隙是否正常,判断是否有炎症或退行性疾病引起骨盆痛。立位拍摄时应保持双足并拢以减少重叠伪影;坐位时则需调整座位使双膝屈曲90°并向外打开。
5.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测定通过测量骨骼矿物质含量来评估骨质疏松风险,对因骨质流失所致的骨盆不适症状有诊断价值。利用专门设备对脊椎、髋部等部位进行非侵入式扫描即可得出结果。
上述各项检查前,应避免服用可能影响检测结果药物如抗炎药、止痛药。同时告知医生任何过敏史及其他相关健康信息,以便获得准确可靠的诊断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