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血脂高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视网膜病变以及肝功能异常。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水平持续升高会导致脂质沉积在冠状动脉内壁形成斑块,即为冠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甚至导致猝死。
2.脑血管疾病
血脂增高会促进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加速血栓形成,从而引发脑血管阻塞或破裂。易诱发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疾病,增加认知障碍及死亡风险。
3.外周动脉疾病
血脂异常可能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在外周动脉内壁逐渐积累形成斑块,使动脉狭窄甚至堵塞。该疾病会造成下肢间歇性跛行、皮肤苍白或发绀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肢体坏死。
4.视网膜病变
血脂过高时,其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通过受损的血管壁进入眼底,刺激巨噬细胞吞噬后成为泡沫细胞,进而促使脂质条纹形成。这些脂质斑块可能会导致黄斑变性、视力减退等问题。
5.肝功能异常
肝脏是体内代谢脂肪的重要器官,当血脂水平长时间偏高时,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可能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严重者可能出现肝硬化。
血脂高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脂水平,避免高脂饮食,如红烧肉、炸鸡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降脂治疗,如阿托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