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就医助手

什么是视网膜脱落真正的原因

视网膜脱落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和视网膜的色素层上皮出现脱离,是视网膜病变的一种表现。造成视网膜脱落的原因较多,在临床上常见于孔源性视网膜脱落,多见于高度近视患者,还可见于眼部外伤、视网膜血管病变、眼内炎等患者。

1、高度近视患者:高度近视患者眼轴较长,可导致眼球壁薄弱,在外力作用下可造成视网膜脱落;

2、眼部外伤:常见于眼眶骨折,或头部、眼球之间的外伤,如果发生了视网膜震荡,也可以导致视网膜脱落;

3、视网膜血管病变:常见于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静脉阻塞等视网膜血管病变,由于视网膜周围血管的栓塞,可导致黄斑部出现暗影,严重时可导致视网膜脱落;

4、眼内炎:多见于葡萄膜炎患者,在炎症的刺激下,可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液进入到视网膜,引起视网膜水肿,造成视网膜脱落。

除上述情况以外,如眼球内部肿瘤及转移瘤,当肿瘤侵犯到视网膜部位,或转移到视网膜部位后,也可导致视网膜脱落。此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眼球受到直接外力作用,比如拳击,也可以造成视网膜震荡,导致视网膜脱落。

总之,视网膜脱落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视网膜神经上皮和视网膜的色素层上皮出现分离,患者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视力下降,在眼部检查时可发现视网膜有灰白色隆起,如果出现继发性青光眼,还可导致患者出现眼胀、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2023-08-05 01:31举报/反馈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同城专科 网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