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包括皮疹、瘙痒、红斑、发热、水肿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1.皮疹
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后,引发机体产生异常免疫应答,导致皮肤黏膜发生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形成皮疹。皮疹通常出现在皮肤表面,可表现为不同形态,如斑丘疹、荨麻疹等。
2.瘙痒
由于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介质,这些介质会刺激神经末梢,从而引起瘙痒感。瘙痒可能局限于用药部位或全身广泛分布。
3.红斑
当药物诱导机体产生过敏反应时,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炎症细胞和液体渗出到周围组织中,形成红斑。红斑通常位于接触或使用药物的皮肤区域,但也可能是系统性疾病的体征。
4.发热
药物影响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干扰正常的产热和散热过程,致使身体温度上升。发热可能导致出汗增多、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寒战或脱水。
5.水肿
药物引起的水肿主要是因为药物改变了体内电解质平衡,导致水分潴留。此外,某些药物还可能直接作用于肾小球滤过率,进而引起水肿的发生。水肿通常首先出现在下肢,但也可能扩散至全身。
针对药物性皮炎,可以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可能包括停用致敏药物并使用抗组胺药、激素类外用药膏等。患者应注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确保充足的休息,以促进皮肤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