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征象包括疼痛、肿胀、触痛、活动受限以及变形,这些症状通常表明骨骼损伤,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1.疼痛
骨折时,骨膜和周围软组织受到损伤,神经末梢暴露,当这些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时就会产生剧烈的疼痛。疼痛通常位于受伤区域,可能伴有刺痛感或持续性钝痛。
2.肿胀
骨折导致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在受损区域形成血肿,进一步加重肿胀。肿胀一般发生在骨折部位附近,可伴随温度升高和皮肤颜色改变。
3.触痛
触痛是由于骨折处的炎症反应引起的,当触摸患处时会加剧这种不适感。触痛主要集中在骨折点上,有时可扩散至周围区域。
4.活动受限
骨折后,骨骼稳定性丧失,可能导致肌肉痉挛和关节僵硬,从而限制了受影响肢体的运动范围。活动受限通常表现为不能自由弯曲或伸展受伤的手臂或腿部。
5.变形
骨折导致骨骼结构不规则,可能会出现畸形愈合的情况,进而引发变形的现象。变形多见于长骨骨干或脊柱,但也可影响其他骨骼结构。
针对骨折的症状,建议进行X线检查以评估骨折的位置和严重程度。治疗措施包括固定患肢,如使用石膏或支具,重症则需手术内固定。患者应避免移动受伤部位,以防造成二次伤害,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延缓恢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