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退行性改变通常表现为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关节肿胀、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畸形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1.关节疼痛
骨关节退行性改变时,由于软骨磨损导致关节面不平滑,关节活动时发生摩擦和炎症反应,进而引发疼痛。疼痛通常发生在膝关节、脊柱等负重较大或活动频繁的关节,可能伴有局部压痛。
2.关节僵硬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的润滑液减少,会导致关节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出现僵硬的情况。此外,骨关节退行性变还会使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逐渐失去弹性,也会加重僵硬感。
僵硬多见于早晨起床后或者长时间静止不动后,此时关节活动度下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3.关节肿胀
骨关节退行性变会引起关节内积液增多,当积液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形成关节肿胀的现象。肿胀通常出现在受累关节周围,如膝关节、腕关节等,在活动后可能会加剧。
4.关节活动受限
骨关节退行性变可导致关节间隙狭窄,限制了关节的正常运动范围。关节活动时会刺激周围的神经血管,产生疼痛,因此患者会主动避免剧烈活动以减轻疼痛,进一步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受影响的关节可能出现屈伸不利、抬腿困难等症状,常见于膝关节、肩关节等。
5.关节畸形
骨关节退行性变可能导致关节面不平整,关节软骨缺失,骨骼结构异常增生,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关节畸形的发生。畸形通常表现在手指、脚趾等处,但也可能影响到整个肢体的形态,造成行走困难等问题。
针对骨关节退行性改变,可以进行X光片、MRI或超声波检查来评估关节状况。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及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或关节保护训练。患者应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使用受损关节,同时注意营养均衡,补充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有助于维护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