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及儿童的心肺复苏术,主要是针对于心脏骤停的患儿,通常是指在心脏骤停前,已经出现有心脏停搏的情况。心肺复苏术对于心脏骤停的患儿较为重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心跳和呼吸,起到有效维持血压和自主循环的作用。
1、判断时间:在出现心脏骤停的情况后,应立即对患儿进行心肺复苏术,在出现心跳骤停的当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以恢复患儿的生命体征;
2、建立静脉通道:应将患儿置于仰卧位,用压舌板或者纱布置于患儿口中,避免接触患儿口腔中的异物。此外,还需要给患儿进行胸外按压或者其他方式,同时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并留置胃管,以便于后续给药;
3、进行胸外按压:按压位置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时手臂伸直,双臂上举,但手指需要避免垂直压向胸壁,以免导致按压效果下降。按压与通气的比例为30:2,按压时长为5-6分钟,按压后需保证患儿呼吸道通畅,避免按压过程中二次误吸;
4、建立呼吸:进行5次人工呼吸后,再进行2次人工呼吸,以恢复患儿的呼吸功能。在进行人工呼吸前,需要清除患儿口中的异物,并松解衣物,注意操作环境卫生;
5、药物治疗:心肺复苏术后,应给予患儿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如利多卡因等,以避免心脏骤停再次发生。
对于心脏骤停的婴儿及儿童,还应在周围环境进行适当的物质保护,避免出现火灾或者气道异物。同时应避免对患儿进行不当的按压,或者放任不当的揉搓、干预,以免导致患儿肋骨骨折等情况,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