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与痢疾的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病程长短以及治疗方式的不同。
1.病因
急性肠炎是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小肠或结肠黏膜急性炎症,而痢疾主要由志贺菌属感染所致。
急性肠炎患者常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而痢疾则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为主要特征。
2.症状
急性肠炎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
典型表现为突然发作的水样腹泻,可能伴有腹部绞痛和痉挛性疼痛。
痢疾通常起病较急骤,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为特点,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3.实验室检查
急性肠炎患者的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增高,粪便培养可发现致病菌。此外,还可通过免疫学检测进行诊断,如霍乱弧菌O抗原凝集试验、志贺菌群特异性核酸检测等。
痢疾患者可通过涂片镜检、培养分离鉴定等方式确定是否存在特定病原体,同时需进行大便常规检查,观察是否有红细胞、巨噬细胞以及吞噬了红细胞的巨噬细胞存在。
4.病程
急性肠炎的病程一般为数日至十余日,且预后良好。而痢疾的病程较长,可持续数周至数月,并伴随反复发作的风险。
5.治疗方式
急性肠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疗法,包括口服补液盐溶液来预防脱水,也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头孢氨苄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
痢疾的治疗需要及时补充水电解质平衡,重症患者应住院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静脉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广谱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在诊断急性肠炎和痢疾时,应注意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异,避免混淆并确保得到适当的治疗。日常生活中,建议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避免进食生食或未经彻底煮熟的食物,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