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在INS分类中分为0-4个层次。
![](https://image.39.net/auth/w/20230522/1660618415775285248.jpg)
静脉炎是由于静脉壁损伤后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内膜炎症反应。其主要病理机制包括血液凝固异常、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典型表现为病变部位红肿、疼痛、硬结节状物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皮肤颜色改变如紫红色、温度升高、水肿等。
常用于诊断静脉炎的检查项目包括超声波检查、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和深静脉造影术。其中超声波检查是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可以显示血栓的位置、大小和活动度。静脉炎的治疗方法因个体差异而异,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肝素钠等抗血小板药;物理疗法包括压迫包扎、抬高患肢等。
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不动,以减少血液循环淤滞对静脉的影响。此外,穿着医用弹力袜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静脉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