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简介:
1959年毕业于重庆药剂学校检验专业,从事医学检验工作40多年。1993年晋升为主任技师。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 科研成果:曾先后获省、厅、市、局科技进步奖7次。其中血红蛋白四川、血红蛋白重庆及β地中海贫血基因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首先发现两种新型的血红蛋白病,按国际贯例分别命名为血红蛋白四川(Hb Sichuan His→Pro);血红蛋白重庆(Hb Chongqing)。地中海贫血基因研究发现一种新的变异型,Cap下游第40—43位核苷酸序列缺失(—AAAC)四个碱基。1990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地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调查及基因频率研究,1989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筛查及产前基因诊断研究,1992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2、 论文:撰写论文30多篇,6篇论文评为优秀论文,四川省血红蛋白E病的研究,2000年10月获重庆医学会(60周年纪念)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4篇,三等奖一篇。论文发表于美国HEMOGLBIN杂志、中华医学杂志、科学通报、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中国优生与遗传学杂志、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四川医学、重庆医学等杂志。
3、 教学工作:长期担任教学任务,如担任重庆医科大学成人医学专科班的实验诊断教学,重庆电大数届高护班的生物化学教学,数届检验专业的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教学。
论文发表:
撰写论文30多篇,6篇论文评为优秀论文,四川省血红蛋白E病的研究,2000年10月获重庆医学会(60周年纪念)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4篇,三等奖一篇。论文发表于美国HEMOGLBIN杂志、中华医学杂志、科学通报、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中国优生与遗传学杂志、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四川医学、重庆医学等杂志。
科研项目:
曾先后获省、厅、市、局科技进步奖7次。其中血红蛋白四川、血红蛋白重庆及β地中海贫血基因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首先发现两种新型的血红蛋白病,按国际贯例分别命名为血红蛋白四川(Hb Sichuan His→Pro);血红蛋白重庆(Hb Chongqing)。地中海贫血基因研究发现一种新的变异型,Cap下游第40—43位核苷酸序列缺失(—AAAC)四个碱基。1990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地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调查及基因频率研究,1989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筛查及产前基因诊断研究,1992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