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点赞数:421 纠正

医生擅长: 糖尿病及并发症、甲亢等内分泌疾病

医生简介: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常委、天津市中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专家治疗特长:从医时间23年,临床诊疗特点是以中医疗法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特别是对中医法的研究,创立了如化浊解毒法对抗糖尿病高血糖的毒性作用;补肾健脾,渗浊化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益气润通,淡渗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疗法形成了一定的自身特点,并开发出相应的中药制剂,在国内外的该领域形成一定影响。

论文发表: 1、正肾合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32例。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1,3(1)。第一作者。 2、对胰岛素抵抗宜益肾化瘀,疏利少阳。中医杂志,2001,6,332。第一作者。 3、清金和木,扶正化瘀浊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体会。江苏中医杂志,2002,23(3):35。第一作者。 4、探析《理虚元签》中防治亚健康状态之学术思想。中华中医药杂志,2003,(3):3。 5、化浊解毒对抗糖尿病高血糖的毒性作用。中国中医药报,2003,3,13,第六版。 6、浊毒与高血糖毒性的相关性及辨治。第七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广西·南宁,2003,12。83~86。第一作者。 7、化浊解毒对抗糖尿病高血糖的毒性作用。中国中医药报,2003,3,13,第六版。第一作者。 8、糖尿病病机的启变要素浊毒。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18(1):24。第一作者。 9、从湿病学探析SARS持续期的病机。中医药学报,2004,32(4):4。第一作者。 10、脾不散精与糖耐量低减。中国医药学报,2004,19(8):463。第一作者。 11、浊毒与糖尿病糖毒性与和脂毒性的相关性研究。中医杂志,2004,45(9):647.第一作者。 12、肾消颗粒对早期糖尿病影响的研究。天津中医药,2004,21(6):473。第一作者. 13、化浊解毒法对2型糖尿病葡萄糖毒性作用的临床研究,天津中医药,2005,22(2):119.第一作者. 14、对比分析为《伤寒论》辨证之要素,中医研究,2005,18(11):11.第一作者. 15、糖尿病中医病机新识.中国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1):808.第一作者.

科研项目: 作为学科带头人,围绕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这一研治的中心,领导全科同仁结合临床大力开展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并发症的研究,科内已有3个立项课题,开发出的肾消冲剂治疗糖尿病肾病;消痹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消渴合剂抗高血糖的毒性作用等三种院内制剂,临床疗效和患者反应良好。

出诊时间
就诊评价
同科室医生
健康资讯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