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明智 科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点赞数:883 纠正

医生擅长: 恶性淋巴瘤、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炎、胸腺瘤、结节病、Castleman病、木村病、still氏病、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肾癌、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疑难肿瘤病人的诊治。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治疗。长期发热原因不明者

医生简介: 张明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肿瘤中心主任,肿瘤学学科带头人之一。曾赴美国排名第二的Mayo医学院(Mayo clinic)肿瘤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对各种恶性肿瘤以及合并有多科疾病的疑难肿瘤病人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尤其对恶性淋巴瘤有着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对淋巴瘤基因诊断、病理特点、化放疗结合、局部治疗和中药治疗等颇具独到之处。对疑难、危重、年老、难治性淋巴瘤摸索出一整套瘤体局部用药、放化疗结合、特殊化疗方案、中西医结合、免疫治疗、免疫化疗、免疫放疗等理论体系和新的技术和方法。

荣誉成就: 1984年毕业后在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内科工作1年,然后在肿瘤科工作29年。熟练掌握了常见消化道肿瘤、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诊治规范。能正确诊断和处理合并多科疾病的疑难肿瘤病人。近些年,主要从事肿瘤生物治疗及淋巴瘤治疗的研究。对Ts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甲氰咪胍的免疫增强作用进行了体内和体外研究探讨。研究观察了LAK细胞、PHA-LAK细胞及CD3AK细胞的临床抗肿瘤疗效。其硕士学位论文为:甲氰咪胍对LAK/IL-2抗肿瘤作用的体内外研究。博士研究生论文为:T淋巴瘤细胞TCR基因疫苗的实验研究。能从事细胞培养、动物抑瘤实验、免疫组化、免疫荧光、RT-PCR、分子克隆及亚克隆等实验技术。曾在北京、上海等地短期进行过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熟悉信息分子生物学,拥有目前先进的、功能比较齐全的分子生物学软件(如DNAsis、DNAtwist、Vector7.0)。筹建了我科的无菌实验室、造血干细胞移植实验室。曾作过2例淋巴瘤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淋巴瘤的病理新分类、病理亚型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分子基因诊断和疗效及预后检测、放化疗结合治疗、克服耐药性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曾在放疗科轮转学习3个月,初步掌握了放疗的临床应用。基础理论扎实深厚、临床工作熟练全面。多次收到病人的感谢信、表扬信和锦旗,并在郑州晚报及山东电台受到过表扬。 硕士研究生课题期间进行了细胞因子和淋巴细胞活化后体内外抑瘤实验。研究了LAK细胞、PHA-LAK细胞及CD3AK细胞(CD3AK+IL-2+PHA共同活化)回输治疗恶性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博士研究课题‘T淋巴瘤基因疫苗’,首次成功构建了淋巴瘤DNA重组质粒并证实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其论文发表在vaccine杂志上,SCI收录,引起国外同行注目。 开展了PCR技术检测淋巴瘤基因重排,可鉴别诊断恶性淋巴瘤与淋巴结炎、淋巴结核;并能够对淋巴瘤患者治疗疗效进行监测及评估预后。填补了河南省空白,达国内领先水平。 中药夏枯草抗肿瘤作用及化学成分的开发研究,目前已确定化学结构式,正在继续进行新药申报前的研究工作。 掌握了细胞培养、体内外抑瘤实验、建立动物肿瘤模型、肿瘤药物提取和试验技术、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分子克隆及亚克隆等实验技术

论文发表: 恶性肿瘤治疗新进展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大肠癌 中国科技出版社; 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学 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临床肿瘤学教程 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恶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学 郑州大学出版社

社会任职: 任全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淋巴血液肿瘤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肿瘤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恶性淋巴瘤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淋巴瘤联盟常委; 河南省淋巴瘤诊疗中心主任; 河南省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河南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河南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 河南省全民健康促进会肿瘤分会副主任; 河南省直医疗剩余保险医学专家; 世界中联络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理事; 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评审专家; 国家处方药品评审专家; 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科技领军人才。

出诊时间
就诊评价
同科室医生
健康资讯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