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医生擅长: 擅长原发性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慢性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肾小管间质疾病(如药物性肾损害)、肾性高血压、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治,对肾脏病的常见病及部分疑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肾脏病病理诊断具有丰富的经验。

医生简介: 陈文,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研究生导师。学习经历: 1985年7月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同年分配至中日医院;2001.12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医学硕士学位。工作经历: 1985.7-1992.9 中日医院肾内科 住院医师1992.10-1998.9 中日医院肾内科 主治医师1998.10-2005.6 中日医院肾内科 副主任医师2002.8 北京医学部 兼职副教授2004.12.26 北京医学部 硕士生导师2004.9.28 取得主任医师资格2005.7.1 聘为中日医院肾内科 主任医师专业特长: 毕业后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擅长原发性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慢性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肾小管间质疾病(如药物性肾损害)、肾性高血压、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治,对肾脏病的常见病及部分疑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肾脏病病理诊断具有丰富的经验。科研情况: ①1991-1994年参加卫生部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反应性氧代谢产物对大鼠急性肾衰和膜性肾病的致病机制及其防治探讨”;②1994-1997参加杜卫生部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中药氧自由基清除剂防治急性肾衰和膜性肾病的后续研究”;③2000年开始研究中药马兜铃酸肾损害。2000-2001完成院级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关木通致肾间质纤维化的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④2002-2004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马兜铃酸致慢性肾间质纤维化机制的研究”;⑤2002-2003年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重大项目“含马兜铃酸中药(关木通、广防己及龙胆泻肝丸)安全性评价研究”;⑥2004年参加卫生部部属(管)医疗机构临床学科重点资助项目“马兜铃酸肾病流行病学调查、诊断、预防、治疗及发病机制的综合研究”。教学情况: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曾多年管理科室的教学工作,并曾担任北京医科大学本科生教学任务,被评为医院优秀教师。2004年被聘为北医硕士生导师,曾担任北医及北中医的研究生导师工作。历年给科室进修医生讲课,获得一致好评。曾主办三届肾脏病病理继续教育学习班。目前为科室教学主任。 获奖情况: ①课题“反应性氧代谢产物对大鼠急性肾衰和膜性肾病的致病机制及其防治探讨”获1993年度中日友好医院院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1995年度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被国际经济评价(香港)中心和香港文汇报社授予“世界华人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荣誉。②课题“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病机制探讨”获2003年度中日友好医院科技进步一等奖;③课题“含马兜铃酸中药(关木通、广防己及龙胆泻肝丸)安全性评价研究” 获2006年度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④参编《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和“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并获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

荣誉成就: 1991年~1994年参加卫生部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反应性氧代谢产物对大鼠急性肾衰和膜性肾病的致病机制及其防治探讨”,该课题获1993年度中日友好医院院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1995年度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年开始研究马兜铃酸肾损害,“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病机制探讨”获中日友好医院2003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论文发表: 曾在《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杂志发表文章。

社会任职: 现担任中华肾脏病杂志审稿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教育部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朝阳区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出诊时间
就诊评价
同科室医生
健康资讯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