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曾勉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点赞数:881 纠正

医生擅长: 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对哮喘、支扩、肺结核、气胸、胸积液、慢阻肺呼吸衰竭、ARDS、肺炎、肺泡蛋白沉着症、MODS、危重病的诊断与治疗

医生简介: 医疗特长:从事呼吸疾病/内科危重病的医教研工作30余年,擅长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对急性肺栓塞、静脉血栓栓塞症、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COPD、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胸膜疾病(气胸、胸积液)、肺间质性疾病、急慢性呼吸衰竭、ARDS、各类感染性疾病、多脏器衰竭、脓毒症等疾病的诊断与救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研究方向:1.脓毒症ARDS发病机制以及药物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以凋亡信号通路、ghrelin、Foxm1调控BMSC治疗脓毒症ARDS为重点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2.肺血栓栓塞症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的相关研究;3.呼吸与内科危重病感染、营养支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脓毒血症诊治的研究。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1986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医学系本科,后获中山大学内科学硕士学位。1986年7月在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内科、呼吸内科和内科ICU工作,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先后晋升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和教授。先后任呼吸内科副主任、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内科重症监护室主任。社会兼职:任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结核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危重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ICU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危重医学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ICU学组委员,广东省药学会抗感染药物专家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危重医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呼吸分会感染学组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呼吸病学装备专业委员会委员。基金、论著、专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市级基金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著)80多篇。主编医学专著《呼吸治疗与临床应用》1部,参与编写医学专著10余部。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其他主要工作成绩:2007年和2013年被评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德医风标兵”;多次被评为中山一院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评为优秀保健工作者和保健积极分子;2003年获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抗击非典型肺炎一等功”,广东省卫生厅和妇女联合会授予“广东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广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广州抗击非典模范称号;广东省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授予“广东省先进女职工”荣誉称号;中国女医师协会授予“巾帼抗非典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荣誉成就: 1.97年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内科学教学的管理实践. 2.2000年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在内科临床实习中强化临床思维方法训练的研究 3.2003年获广东省抗非典型肺炎一等功 4.03年广东省“三八”红旗手 5.07年院级医德医风标兵

论文发表: 在各级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社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危重监护医学广东分会 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危重医学会 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结核分会 常委;广东省女医师协会 理事;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专家组成员;广东省ICU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

科研项目: 1、2007年省科委基金 利用诱导痰探讨COPD局部与全身氧化应激状态的关系 2、2007年省科技计划 周期性与持续性营养输注对危重病人血糖及感染的影响 3、2004省科委 利用诱导痰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机制的研究 4、2004省卫生厅 利用诱导痰评价炎症介质与抗炎介质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 5、2002全国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肺栓塞规范化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研究”的分课题研究 分课题第二 6、1997省科委 肺气肿对膈肌收缩力和肌球蛋白重链同型基因表达的影响

出诊时间
就诊评价
同科室医生
健康资讯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