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

陈敏 科室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点赞数:842 纠正

医生擅长: 腹部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和全身磁共振诊断。

医生简介: 陈敏,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导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北京医院党委委员,放射科(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主任兼医学影像中心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后导师。临床工作主要从事腹部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和全身磁共振诊断。 1984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得医学学士学位;1986年考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开始师从著名放射学家李果珍教授,在李果珍教授的精心指导下较早在国内开展腹腔间隙的正常解剖及其病变的CT研究,1989年获得医学硕士学位;1994 至1997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医学中心放射科作为高级研究人员,师从于国际著名放射学家、北美放射学会(RSNA)主席Hedvig Hricak教授,从事体部磁共振诊断学研究三年,主要从事前列腺癌和女性盆腔疾病的影像研究,分别在本专业国际著名杂志AJR、RADIOLOGY、JMRI等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篇,回国后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临床实际工作中,如对前列腺癌的磁共振扫描技术进行改进,在国内首先开展小视野高分辨率的前列腺磁共振成像,大大提高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分期的准确性,有助于临床早诊早治,得当本专业同行专家的好评;2004年获得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医学博士学位。 现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放射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放射学杂志》副总编辑、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会长、中国医用磁共振学会副会长、《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副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健康服务适宜技术分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审稿专家等。 主编专著《3T磁共振临床应用》、《体部磁共振诊断学》、《磁共振功能成像临床应用》、《CT和MRI诊断:重点、热点问题精讲》、《腹部放射诊断学》等,作为副主编出版《泌尿生殖系统影像诊断学》、《放射学高级教程(第2版)》专著;作为主审出版《泌尿生殖系统影像诊断学》专著。于国际及国内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在SCI收录杂志上作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 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包括1项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1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基金子课题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首都医学发展基金重点项目2项、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凭借项目“磁共振新技术在老年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获2017年度北京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排名第一)。较早在国内开展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认知实验室合作,2003年在世界著名杂志SCIENCE发表论文一篇(主要参加者)。曾获卫生部北京医院科研成果一等奖、天津医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8年获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奖”。出诊时间:周二全天特需门诊出诊

荣誉成就: 2003年在世界著名杂志"SCIENCE"发表论文一篇(主要参加者);曾获卫生部北京医院科研成果一等奖、天津医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5年荣获中央保健委员会奖。

论文发表: 主编专著《3T磁共振临床应用》、《体部磁共振诊断学》,作为副主编出版《泌尿生殖系统影像诊断学》专著。于国际及国内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SCI收录杂志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多篇。

社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放射学实践》、《中国实验动物学报》、《磁共振成像》、《中国CT和MRI杂志》等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及中华放射学杂志审稿专家等。

出诊时间
就诊评价
同科室医生
健康资讯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