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刘绍能 科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点赞数:339 纠正

医生擅长: 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胃食管反流病、肝硬化的诊治。

医生简介: 1986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消化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消化博士学位。1996年8月-现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工作,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消化科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消化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学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学会委员,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消化临床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于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胃食管反流病、肝硬化的诊治。根据溃疡的特点,他认为脾气虚是发病之本,毒损肉腐成疡,而瘀血阻络贯穿始终,治疗必须健脾益气、活血化瘀、解毒托疮,而毒有热毒、湿毒、食毒和瘀毒之分。提出从络病理论治疗肝纤维化的观点,用于指导临床,多获良效。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VEGF介导的PI3K/Akt及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的研究”及“基于Angs/Tie2介导的整合素αvβ3信号通路研究芪术颗粒抗肝纤维化血管新生的分子机制”、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中医药)“慢性乙型肝炎证候演变规律研究”、北京市自然基金“芪术颗粒通络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研究项目“功能性便秘中医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价研究”。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了国家“九五”攻关项目“黄芪莪术颗粒抗肝纤维化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及“十五”攻关项目“黄芪莪术颗粒抗肝纤维化的临床开发研究”的研究工作。 发表学术论文有“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治探讨”、“功能性便秘证治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自评量表的研制“等100余篇,主编《萎缩性胃炎诊治》、《胃痛的中医防治》、《便秘的中医防治》等专著7部。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

荣誉成就: 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

论文发表: 多年来,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胃痛的中医防治》、《便秘的中医防治》等专著5部及参编《专科专病名医临证经验丛书·脾胃病》等10部。

社会任职: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学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学会委员,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北京市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科研项目: 参与了国家“九五”、“十五”攻关课题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等多项课题。

出诊时间
就诊评价
同科室医生
健康资讯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